搜索
网站首页 > 慈善文化 > 博文集锦

新媒体时代的慈善变革

发布时间:2014-11-15 来源: 浏览次数:

    我不是一个专业从事慈善公益工作的人,但是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我们也是积极地希望通过互联网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手段、这样一个技术去支持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今天我主要做互联网层面的分享,特别是新媒体给公益慈善带来的变革。
  我们知道在1981年的时候,中国产生了第一家公益慈善基金会,在1987年的时候,中国发出了第一个电子邮件,公益慈善和互联网都是80年代的新兴事物。今天我们发现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已经茁壮成长了,到今天为止中国有近3600个慈善基金,捐款规模达到千亿。互联网成长规模更加的巨大。中国网民数量超过6个亿,中国网民的渗透率、普及率达到了45%。还有一个惊人的数据,今天互联网每天产生的消息已经超过了人类在2003年之前创造的所有信息的总和,应该说这个变化是巨大的,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互联网飞速的发展,特别是过去10年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们说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信息获取的方式,改变了我们通讯的方式,改变了我们沟通的方式,改变了我们娱乐的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交易的方式。为什么互联网能带给我们的生活这么多的改变?很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重新定义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互联网从某种意义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把整个世界连起来的功能,某种意义上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义。
  另外,互联网赋予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随地发布内容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把我们生活变得越来越扁平化。互联网在改变一个又一个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行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新浪微博,新浪微博有超过5.36亿的注册用户,它在改变甚至在颠覆我们的传统行业。淘宝“双十一”一天交易量350亿,不得不说它在颠覆我们传统的零售行业。我们再看最近非常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微博也在开始慢慢介入我们传统的金融业。留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互联网下一步会影响到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行业,医疗行业。事实上我们的慈善、公益,已经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大趋势的情况下,在不断地驱动它的变革。
  互联网给我们公益慈善行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更核心的是,它带来的是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公开透明的公益慈善事业。下面我就用新浪微公益这样的平台来诠释这两方面。关健词一个是参与,一个是透明。起初在微博上出现的公益活动都是网民自发的,比较著名的就是免费午餐。免费午餐是2011年到现在一直持续的在微博进行的公益活动,希望每个用户通过转发、通过每天三块钱的捐赠,让我们贫苦地区的上学的孩子能获得免费午餐的机会,这个活动影响力非常大。另外一个活动是微博打拐。通过微博用户随时随地拍摄路边看到的、现实生活中看到的被拐卖的儿童,引起我们公安机关的关注重视,追踪被拐卖儿童的线索,通过转发帮助家长找到拐卖儿童,也产生了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
  微博引起社会关注的,还有比如说通过微博转发帮海南农民卖香蕉,微博卖大葱。这都是利用微博的参与性与传播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被忽略,一些偏远地方不能把消息传递出去用微博传播出去,让很多网民参与,帮助他们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发现微博是非常好的公益参与、传播的平台。所以我们新浪在过去几年里面,也慢慢的开始通过我们平台的搭建,通过我们的产品努力,帮助大家在微博上更好的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更好服务公益慈善组织。我们组建了一个二三十人的微公益团队,通过提供平台化的产品,促进用户的参与。微公益的平台是贯通的,连接公益慈善基金会,微博用户,还有很多企业资源、名人明星。大家可以发起响应,大家可以发起捐赠,大家可以跟踪各种各样的慈善公益项目。在过去几年里面,我们发现微公益平台不断的发展壮大,我们在这个平台上,陆续开发了个人求助,转发捐助,微拍卖,品牌捐等免费产品,开拓了民众参与,企业参与,媒体参与,校园参与四大运营机制。比如某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一千万的捐赠通过转发捐助实现。再比如说每年的芭莎慈善夜都会使用微拍卖平台,让明星和粉丝进行沟通互动的机会。央视的梦想星搭档,通过微博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同时,我们也跟团中央联合举办首次全国大学生微公益大赛,可以在微博直接发起救助项目超过近千万人次实现项目捐款,累计筹得善款超过了2个亿。
  刚刚结束的“微博益起来”活动,可以说是中国公益史上最广泛人人参与的公益活动,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一个例子。这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有效的进行,第一个阶段利用免费午餐项目来预热,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号召粉丝转发,有近2500万人参与;第二阶段联合数百个媒体,企业,明星,名人,利用他们的微博帐号,发起更丰富的益起来活动。比如说“小米益起来”,“正能量益起来”等等,利用他们各自微博的影响力号召粉丝们,用户一起探讨,讨论公益的话题,一起转发企业公益的项目,一起报名成为志愿者,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公益活动中,短短几周就有1.8亿人次参与关注公益;第三阶段扩展到更多的公益活动,让企业、明星根据热点发起公益活动,累计创建了近千个公益话题,整个活动也筹集善款1500万。
  现在这样的微公益平台,在灾难这样的救助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强大的作用。比如说去年雅安地震发生之后在我们微公益上发起的一些活动。我们看到最新的地震信息产生自微博,通过微博来传递最准确信息的灾情信息,在黄金72小时之内,我们协助36个基金会筹集了超过一个亿的善款;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联合基金会中心网发起#透明微公益#的行动,对数百万捐赠用户负责,也起到了非常好的监督作用。通过微公益提供各种平台服务,与受助人建立便捷的沟通,公益慈善活动更加精准,更加相关,更加有效,让用户参加公益,逐渐受到用户的喜欢。
  刚才讲的更多的是参与,下面我讲一些互联网平台怎么样强化透明公开。其实项目的公开和财务的透明是公益慈善组织的立命之本,公益慈善组织受传统驱动的限制,成本比较高,网络支付的普及和新媒体的监督,为公益慈善的透明公开提供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我们新浪微博与支付宝打通,今后微博平台上的线上线下交易可以通过微博客户端进行。试想一下,通过扫面一下免费午餐的二维码,输入支付密码就可以进行捐款,可以通过微博查看善款使用情况。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免费午餐这样的项目,之所以得到这么多人推崇,之所以得到这么大的支持,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某种意义来说,是得益于其公开透明。我们的每笔捐款,都是在微博用户的监督下实现的,在大家的监督下施行。我觉得互联网的机制,给整个慈善公益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目前已经有8700个项目在微公益平台运转,免费午餐是其中一个,这里面还有比较有名的项目,爱心衣橱,大爱清尘、待用快餐、顺风车等等这些创新的项目层出不穷的;希望工程,爱心包裹,母亲邮包等老牌公益项目,通过这样的平台焕发新机;还有草根的个案医疗救助项目打动无数人的心;微公益平台为每个项目都提供善款的使用情况,每个公益慈善组织发布一条微博,所有参与的捐赠用户均可以收到项目进展信息。微博本身具有的公开传播的特性,更是在机制上实现了公益项目整体社会的监督。我相信这样一个透明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各类公益慈善项目持续健康的发展,真正造福于我们社会。
  “接地气”是互联网领域的常用词汇,接地气的互联网产品会赢得很多良好的口碑,接地气的公益项目也能获取老百姓的赞许,这也是为什么微公益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微公益是真正的公益,是新媒体接地气的体现,也是民间公益力量的体现,微公益代表中国公益回归民间。微公益平台每天有几十万人进行公益活动,我们相信会有很多人会加入进来。“以微博之力,让世界更美”是我们微公益的愿景,通过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平台的,降低了用户参与成本,增长用户公益成就,促进行业透明公开,实现公益慈善行业理性回归和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曹国伟)

地       址: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71号慧德大厦5楼507室

联系电话:028-86601386      邮编:610012

网       址:www.scmscs.com

Copyright © 2002-2011 SCMSCS.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11271号 技术支持:明腾-西部商务网

捐助热线

028-86601386

新媒体时代的慈善变革 - 四川省民生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