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首页 > 慈善文化 > 博文集锦

慈源善本

发布时间:2015-06-19 来源: 浏览次数:4

    关于“慈善”的概念,也绝非今日才有,古已有之。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与“善”各从其意。“慈”的源流大致有三种,一是指母亲,古人常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如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二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奉养。《庄子▪渔父》云:“事亲则孝慈。”《国语》中也有“为义好学,慈孝于母”之句。这表明慈与孝顺、敬重之意是相连的。三是指父母之爱,《左传》有言“父慈子孝”。而后,“慈”在此基础之上,又引申出怜爱、仁慈等方面的寓意,如《新术▪道术》:“恻隐怜人为之慈。”唐代孔颖达注疏称:“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又言:“慈谓爱之深也。”佛教传入后,汉译佛经里,“慈”的字眼,触目可见,如“慈航”、“慈云”、“慈恩”,无不体现了佛陀慈悲为怀的精神。可见,在后世的语言运用中,“慈”的语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由原来较狭义的父母之爱扩展到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慈”是发自内心的爱。爱要如何表现出来,关键就在“善”上。

    “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道:“善,吉也,从言从羊。”与之相对的则是“恶”。后来,“善”被引申为友好亲善,平行高尚。正所谓“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从孔子所说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我们似更能体会到善的伦理道德价值所在,后人也因之将节操高超、乐于助人的人称作善人或善士。

    因心存真善,便会自发善举,慈善二者可谓相辅相成。最初二者之意虽有所区别,但在长期演讲过程中,二者因词义相近,均有仁慈、良善、富有同情心之意,而渐趋合并使用。到南北朝时期“慈”“善”常常并列言之,于是便有“慈善”这一称谓。

    《北史》可能是最早使用“慈善”一词的,其列传中称崔光“宽和慈善,下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而后,该词不断涌现于经史子集各类文献。不过,从南北朝至晚清,“慈善”一词在古文献里,多用来形容人的面相、性情和善,心地善良,其含义与我们现今所言的“慈善”还是有所不同的。

    “慈善”作为与今义相同的术语,还是清末才有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慈善事业及其理念开始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慈善事业(即古籍中多称为“善举”)开始转型。或许受日文转译的影响,20世纪初年,中文大众媒体开始大量涌现出与今义完全一致的“慈善”术语与概念。1903年,在日本横滨出版的《新民丛报》发表时评《中国之慈善教育》。1904年,在东京,《江苏》先刊载《本省杂录:高邮之慈善事业表》。随后,《大陆报》也以《富豪之慈善医业》为题刊登了一则杂录。不久,国内的报刊也出现了以“慈善”为题的时评和报道。1904年11月,《东方杂志》就转载7月22日《汉口日报》的文章《慈善教育说》。很快,“慈善”作为一个概念和术语,广泛见诸报纸杂志,它出现后立即为国人所接受,并迅速普及于新知识分子、绅商、仁人善士和官员中。1905年底,戴鸿慈随载泽五大臣出洋考察,他在《出使九国日记》中记载,他所乘轮船行经红海时,“每日船客无事,辄投票射船行之里数,以赀十之一助慈善事业,而馀者分配干得利之一人或三五人。”最终,“慈善”一词也正式出现于官方文件中。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隆裕太后连下懿旨,令办“慈善救济会”、“防护妇女幼儿慈善会”、“顺天慈善普济赤十总会”,这大概是清廷官方正式公开使用“慈善”概念。民国后,1912年6月,北迁的北京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官制修正案》也正式使用“慈善”一词,规定内务总长的职责为管理地方行政、选举、救灾、慈善、土地等事务。这标志着“慈善”术语已被广泛运用。由此可见,“慈善”的语义,在清末民初,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中国社会的慈善观念,自先秦出现以来,中经两汉,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受儒、释、道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一些地区已浸润人心,并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所行导引。佛寺僧尼组成以施善济困为主旨的宗教性组织,地方士绅、官僚和地主发起了地域性慈善活动。尽管还是少数人为之,并未形成现代意义的慈善事业,然而积小流可以成江河,发轫于先秦时期的慈善活动,自汉唐讫民国,一脉相承,未曾断歇,直到如今。“慈善”的词义,至清末有了演变,与公益渐趋融合,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

作者 郭婷

地       址: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71号慧德大厦5楼507室

联系电话:028-86601386      邮编:610012

网       址:www.scmscs.com

Copyright © 2002-2011 SCMSCS.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11271号 技术支持:明腾-西部商务网

捐助热线

028-86601386

慈源善本 - 四川省民生慈善基金会